化妝品、電子類、家電、廚電以及食品、酒水、藥品等都離不開包裝。隨著智能制造及物聯網時代的到來,包裝行業洗牌加劇,加之消費者對包裝追求的不斷提升,使得包裝行業正在以創新的方式“前進”,智能包裝是大勢所趨。
智能包裝是在保持傳統基礎包裝功能上,可以感知、監控、定位、溯源、記錄產品、查詢防偽等相關信息,并實現與使用者高效便捷的信息交流、溝通互動的這一類包裝的總稱。根據全球技術與咨詢公司Technavio最新報告,全球智能包裝市場將以近8%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
從技術層次來看,智能包裝主要包括包裝技術、條碼技術、RFID技術、防偽技術、溯源技術以及保鮮技術等。例如一物一碼,即針對訂貨商進行防竄貨、防真假、追溯源等的商品管理技術;商品溯源,即為企業客戶提供完整的商品溯源服務,基于一物一碼(芯)錨定商品,對接第三方系統、手機、PDA或掃碼設備。
事實上,智能包裝在發達國家已得到迅速發展,但在國內,除了RFID,智能包裝的研發和在各個領域的應用還處于起步階段。在應用推廣過程中仍有諸多的制約因素,正在阻礙智能包裝的發展,像功能包裝較為單一,智能識別技術尚未進入日常消費市場。
但不可否認,我國智能包裝的應用雖然還落后于發達國家,不過智能包裝市場還有廣闊的利潤空間等待挖掘。對于國家來說,還需要積極倡導使用智能包裝產品,培育和鼓勵包裝產業升級,加大扶持政策,讓信息技術成為助推器,逐漸提升智能包裝的市場占比。
當然,包裝企業想要在未來贏取競爭優勢,就要加大科研投入,組建自主研發制造團隊,在生產智能化、工藝智能化等領域勇于突破、敢于創新,由傳統包裝企業向智能包裝整體解決方案商加快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