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成為vip商家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行業視點 » 正文

核心競爭力 | 印刷行業人才隊伍建設到底出了什么問題?

發布日期:2017-03-02  來源:必勝網  瀏覽次數:1666
核心提示:人才,是國富民強的基礎,更是企業發展的決定性因素?,F代生產型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核心已經不再是設備、環境等硬件條件,而是逐步從硬實力向軟實力轉型,即人才的培養與利用。
  人才,是國富民強的基礎,更是企業發展的決定性因素。現代生產型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核心已經不再是設備、環境等硬件條件,而是逐步從硬實力向軟實力轉型,即人才的培養與利用。印刷企業要加快自身發展,提升競爭力,就需要將企業人才隊伍建設提升到新的高度。
 
  由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印發的《制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以下簡稱《指南》)顯示,到2020年,我國將形成與制造業發展需求相適應的人力資源建設格局,培養和造就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素質優良、充滿活力的制造業人才隊伍,基本確立建設制造強國的人才優勢,為實現中國制造“三步走”戰略目標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
 
  那么,印刷行業在人才隊伍建設方面存在著怎樣的問題呢?
 
  人才短缺問題不斷加劇
 
  根據2016年11月發布的一份人才短缺調查顯示,全球人才短缺問題正在加劇。40%的雇主表示他們正在經歷著因缺乏合適人才而難以填補職位空缺的困難。印刷業在人才短缺問題上自然也不例外。
 
  全國擁有印刷專業的高等院校與眾多熱門專業相比,在數量上可謂是鳳毛麟角,所以每一年培養出的具有專業印刷知識的高素質人才量也就可想而知了。而且,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在某種程度上存在著脫節的現象,專業院校培育出來的人才有些并不能解決企業的實際所需。除此之外,還有一部分畢業生會選擇從事印刷專業之外的工作,印刷行業人才流失問題變得非常嚴峻。
 
  對于印刷生產一線的員工,特別是技術技能人才,社會地位和待遇整體較低,發展通道不暢。在印刷業發展的黃金時期,一說是印刷工人,很多人會羨慕不已,被認為是高薪職業,但是多年之后,印刷工人的工資并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加之物價上漲等諸多因素的影響,這“不變”的工資成為了企業招人的障礙。
 
  校企人才供需錯配現象
 
  現在的人才培養、人才能力發展呈現出滯后于產業轉型升級的現象。企業所需要的人才并沒有實現大量供給,學校培養的人才大多為知識型,并不是社會所需,出現供需錯配現象。
 
  很多企業希望招到的員工經過短暫的適應后可立即上崗,投入到日常工作之中,但是這種想法往往難以實現。在社會上招到的員工如果之前沒有從事過印刷相關工作,自然是對此一竅不通,需要一段時間的學習;而從專業院校招到的員工,大多是滿腦子的理論知識,在實踐方面還有很多不足,所以均不能即刻投入工作?,F在有不少印刷院校都要求學生到工廠進行實習,這一點還是非常不錯的,證明學校已經將實操提升到了一個相當的高度上。
 
  《指南》強調促進學科專業設置與產業發展同步,主動適應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新材料發展需求,推進工匠精神進校園、進課堂,改變“重論文、輕實踐”的傾向,完善工科學生實習制度,強化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培養。在學生進行“真槍實戰”的同時,有兩個問題需要考慮。
 
  一、學生在實操環節究竟有沒有主動的將實踐與理論相結合,有沒有真正的用心學習實際操作技能?二、進入到工廠實習,生產一線的師父有沒有認真教他們,能不能動手實踐?這兩個問題值得一番思考,現在的人才實戰究竟能不能真正稱得上是實戰!
 
  企業未能樹立科學人才觀
 
  實現企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則必須要樹立科學的人才觀,完善的人才培養制度,提升員工的職業技能水平,從而保持企業的創新能力,為企業長遠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企業決策者心里很明白人才培養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但是卻總有一種小心思在腦海中作祟,那就是我培養的人才到底能不能為我所用,我會不會為競爭對手培養了人才?
 
  人才主要是通過兩種方式進入到企業,一是人才引進,二是人才培養。其實做企業要有一種胸懷,如果腦子里一直存在上邊那種“怕”的想法,這對企業發展又有什么好處呢?與其害怕人才流失,不如找時間好好想想如何留住這些高技能人才。員工的離職無非就是兩個因素,自身和公司。自身因素屬于不可控的,那么對于公司這個可控因素,企業決策者是不是應該好好想想,如何進行改進與提升呢?
 
  老板是否把員工當人對待
 
  人是企業最大的財富,如何留住人才成為企業成敗的關鍵。老板想要構建牢固的人才隊伍,關鍵就在于你把員工當成什么來對待。
 
  如何留住人才,似乎是困擾各行各業老板們的老大難問題,隨著競爭激烈程度的不斷攀升,企業間相互挖角的情況也越來越多,印刷企業如何才能留住人才呢?那就要問問各位老板們,你們真的把員工當人看了嗎?
 
  很多人認為想要留住人,就要給高的待遇,否則就留不住,但事實并非如此。因為同樣崗位,高出幾百元薪資的公司,他們的離職率也并不低,所以企業還需要注意員工的發展與歸屬感,同事之間的關系,公司的團隊建設以及人文關懷等,充分考慮員工的個人感受。當員工在這樣的企業中工作,他抵御外界誘惑的能力就要強很多。此外,還有一條留人之道,就是文中提到的人才培養問題,對員工進行針對性培訓,不要怕失去而關閉他們提升的“通道”,為留住人才做足充分工作。
 
  正確把握新的人才公式
 
  人才(生產率productivity)=能力(Competence)*承諾(Commitment)*貢獻(Contribution)
 
  能力:人才需要具備未來成功所需要的能力。要把正確的人在正確的時間放到正確的崗位,用好其技能。
 
  承諾:能力強但是承諾低、不愿在工作上投入的人不能稱為人才;投入高、工作努力但是能力缺乏的人經常會做錯事,也不能稱之為人才。
 
  貢獻:指的是情感上投入和承諾。即如何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給社會帶來回報。人們在組織中貢獻是因為能夠創造意義。
 
  這是一個新型的人才公式,也是對人才的定義。印刷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要清楚,光有人才是不完整的,需要將人才的能力與戰略相匹配,對人才能力進行評估,并促進人才之間的相互交流與合作。這樣才可以將人才與企業發展進行合理安排與規劃,更好為企業發展而努力。
 
  在異常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嚴峻的經濟形勢之下,人才戰略成為了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利劍,在企業前進的道路上披荊斬棘。印刷行業的人才問題需要引起大家的足夠重視,要知道人才可是現代企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中國制造大而不強,核心是創新能力不強,實質是人才不強,印刷行業想要從印刷大國向印刷強國轉變,人才依然是不可忽視的關鍵因素。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返回頂部
国产电影午夜成年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