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4年各項統計數據來看,中國經濟正開始告別高歌猛進的快速增長期,逐漸進入“中高速”增長時期的“新常態”發展階段。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從9個方面闡述了經濟的趨勢性變化,其中從消費者需求的層面分析,模仿型排浪式消費階段基本結束,個性化、多樣化消費漸成主流。
這個趨勢解讀無疑給廣大印包企業點亮一盞明燈。目前,中國正在從印包大國向印包強國轉變,在這個結構調整時期,印企對趨勢的把握顯得尤為重要。相信大家早已感受到印包市場對個性化、多樣化產品的需求愈發強烈,以創新滿足客戶需求的重要性正在顯著提升,因此我們對印包的服務屬性要求比以往任何一個時候都要高。
在這個大背景下,數字印包憑借生產方式靈活、產品應用豐富的優勢,無疑將會獲得更多機會。印包企業應該多思考通過發展數字印包技術,利用印包數字化實現多種印包技術相結合,克服產業發展空間減少、資源環境壓力增大、勞動力紅利降低等不利因素,將當前結構調整的“陣痛期”轉變為“機遇期”,實現新的跨越。
伴隨著宏觀經濟進入新常態,我們對自己的工作方向也進行了梳理和調整。自2002年創刊以來,《數碼印刷》一直關注中國及全球數字印包技術趨勢,努力搭建最廣泛的行業交流平臺,始終致力于促進中國數字印包行業的發展,并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和成績。
時至今日,數字印包概念不斷深化,我們對于數字印包的理解也在不斷調整,其已不僅是指基于數字成像技術的輸出過程,還代表著傳統印包生產模式的數字化重構和印包工業IT化趨勢。
當下,傳統印包的發展進入瓶頸期,合理的數字化重構能幫助印包企業搭建以數據流傳遞和物流傳遞相結合的生產模式,從而提高生產質量、豐富產品結構、滿足個性化需求,進而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而依托飛速發展的IT技術,印包企業不僅打破了地域限制,擴大服務區域,同時還能通過提供非實物性數字印包品,如數字圖片、數字圖書等,獲取更多業務機會,實現更高附加值。這些印包業發展趨勢逐漸成為大家關注的新焦點。
基于此背景,為適應技術發展及市場需求,我們經過充分調研和策劃,決定將《數碼印刷》改版為,《數碼印刷》。全新的,《數碼印刷》在堅持觀念前瞻性、技術前沿性的基礎上,也將加強關注數字印包的應用與經營模式探索。
在“新常態”經濟形勢下,印包行業正在經歷結構調整,我們期待能進一步促進數字印包以及印包數字化在國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