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成為vip商家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行業視點 » 正文

高培勇:2015有重點選擇性的減稅是必須的

發布日期:2014-12-26  來源:中評網  作者:ahprint  瀏覽次數:1613
核心提示:近兩年,中國宏觀經濟形勢走出了一條與過去30年不大相同的軌跡,以至于我們對經濟形勢的解讀,對宏觀經濟政策的理解都不得不用一些新的思維和理念,所以就有了“新常態”這樣一種新的提法

  近兩年,中國宏觀經濟形勢走出了一條與過去30年不大相同的軌跡,以至于我們對經濟形勢的解讀,對宏觀經濟政策的理解都不得不用一些新的思維和理念,所以就有了“新常態”這樣一種新的提法。

  《小康》雜志發表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院長高培勇文章稱,進入2015年,這樣一種格局不會出現大的變化,無論是導致中國走入“新常態”的長期結構性因素,還是短期因素,大致都會和2013年沒有太大的出入。如果說有變化,那就是相對于2013年,2015年中國經濟形勢更嚴峻了,而且可能更加復雜。

  那么,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我們應該并且能夠做些什么:第一條就是明年的宏觀經濟政策布局,積極財政政策和穩健貨幣政策,這條不會改變。我們需要把握的就是在積極和穩健方面能走多遠,有多大空間可以操作。

  所謂積極財政政策,典型的標志一定是今年的財政赤字比去年多才叫積極。今年的財政赤字是13500億,也就是說明年一定要在這個基礎上做加法。加到多少,我們可以算一筆賬,一般的辦法是赤字不超過GDP的3%就可以。今年的GDP按照7.4%的幅度算,應該是60萬億多一點。明年經濟增長比今年低,明年按照7%來算,GDP大概是64萬億,64萬億的3%大約是19000億,也就是說這19000萬億就是個天花板,我們的活動空間就在13500億到19000億之間。

  這是考慮問題的一個方面。轉過來講,對于赤字的需求有多大,也是個需要考慮的問題。政府支出,無論是主觀還是客觀上,都是難以減下來的,這是我們認定的一個事實。那么,在13500億到19000億這個空間內,能不能滿足我們對赤字的需求,這是大事。

  對赤字的需求包括很多內容,減稅便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項。目前已經確定減稅的數字大概有三五千億,主要體現在營改增上,已有的營改增的進程,在“1+7”個行業范圍內,已經給國家帶來了2000億左右的減稅。2015年年末中國要全部實現營改增,推廣到所有行業,四五千億的減稅是有的,這是一個很大的需求。

  文章指出,減稅,關鍵是減哪些稅的問題。就好像人一樣,減身體當中臃腫的部位,這個臃腫的部位究竟在哪兒,主要有這樣幾個方面:

  第一,給企業減稅。中國稅收的90%甚至更多都是企業貢獻的,中國的稅收負擔和其他國家稅收負擔存在的最大差異,就是我們的宏觀稅賦約等于企業稅賦,如果說繞開企業去實施減稅的話,減不到點上。

  第二,要減間接稅。中國稅收的70%以上都是隱含在價值中征收的,這也是中國稅制相對于其他國家稅制的一個突出差異。

  第三,還需要考慮到稅收之外的其他收費方面的負擔。目前中國的財政收入,去年是13萬億,今年應該是14萬億多一點,可是,與此同時,14萬億當中的40%不在財政支出的考慮之內,有政府預算支出,有社會保險基金預算,還有國有資本金預算,等等。這些預算不減,單純說稅收,其重點也沒有突出出來。

  所以,圍繞這幾個方面去實施減稅,有重點選擇性的減稅,是必須的。

  文章表示,另外,對赤字還有一個很大的需求,就是地方債的自發自還。今年的13500億,中央是3500億,地方是4000億,明年在這個基礎上呢,又加入了地方債自發自還的,粗略測算一下就可以知道地方債自發自還的需求有多大。單講地方債利息支出需求,按照2013年審計署6月份發布的數字,地方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和其他或有債務17萬億多,再少一點也有10萬億多一點,按照現在的市場利率計算,僅僅是付息,我們的財政赤字供需之間的壓力是非常大的,這是我們考慮宏觀經濟布局的時候需要明白的基礎環境。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返回頂部
国产电影午夜成年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