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成為vip商家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報紙與電商聯姻:轉角遇商機

發布日期:2014-04-29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網  作者:ahprint  瀏覽次數:1873
核心提示:在2014中國報業新趨勢論壇上,上海報業集團等52家媒體牽手阿里巴巴,加入到第二批“碼上淘”業務的試水行列中。通過與電子商務的合作,提供電商平臺的增值服務,也有可能讓報紙的讀者結構變得更加多元化——這是4月初,首批報紙試水“碼上淘”業務的一大重要發現

  在2014中國報業新趨勢論壇上,上海報業集團、《北京青年報》《南方都市報》《成都商報》、重慶日報報業集團等52家媒體牽手阿里巴巴,加入到第二批“碼上淘”業務的試水行列中。“報紙+電商”正在進一步拓展合作的深度與廣度。

  據阿里巴巴集團首席市場官王帥介紹,早在二維碼還沒有出現,阿里巴巴就曾與報業集團嘗試“淘代碼”的合作,讓報紙讀者通過輸入印刷在報刊上的數字代碼直接購買對應商品。而這一次,二維碼的應用進一步縮短了報紙讀者與商品的距離,為報業與阿里巴巴提供了切入合作的新契機。

  “媒體+電商”會否產生新形態

  中國電子商務不僅規模龐大,其強勁的增速也將為新平臺、新模式的重塑提供更多空間。

  在南方日報報業集團社委、南都報系總裁曹軻看來,“碼上淘”作為媒體和電商的一次全新實驗,為報紙讀者提供了新體驗。“原來讀者看報是為了了解資訊,而如今在閱讀之外,報紙還增加了消費的體驗,‘閱讀+消費’把讀者和用戶的身份結合起來,是一種完全不同的模式。”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胡泳將此次合作看做都市類媒體尋找轉型方向的一次嘗試。胡泳認為,電商本質上是服務行業,在如何吸引用戶、增加用戶黏性方面積累了較多經驗,為傳媒業升級提供了可借鑒之處,也有助于報紙找到新的增長點。

  在《北京青年報》總編輯余海波看來,“碼上淘”這個項目能否成功有3個指標非常關鍵,一是報紙的覆蓋面到底有多大;二是報紙本身的影響力、閱讀力有多大;三是從看報、掃碼到支付購買,讀者的轉化率到底能有多少。盡管如此,余海波認為雙方的此次合作是很有意義的嘗試,有助于報紙重新構建產品體系,俯下身去提供服務。”

  “阿里巴巴+報業”碰出哪些火花

  此次論壇也聚集了來自淘寶無線事業部、聚劃算、阿里媽媽、淘寶營銷事業部、菜鳥物流等阿里巴巴集團相關業務的負責人。與阿里巴巴各業務線深度合作的更多可能性也成為傳媒界極為關注的話題。

  據淘寶無線事業部總監張闊介紹,針對“碼上淘”業務,手機淘寶建立了一支專門的線上運營團隊,在品牌商與媒體之間建立橋梁,共同培育“媒體掃碼”的入口環境。張闊同時透露,“碼”會作為阿里巴巴今年的戰略任務來做推進,包括商家碼、媒體碼都會成為觸達消費者和讀者的新通道。

  “報紙是觸達消費者非常重要的通道。媒體自身屬性使其善于捕捉時下熱點,報紙也能把消費人群做進一步細分,如日報、晚報、地鐵報都有各自的讀者群,這都便于電商在媒體上做更精準的營銷。”張闊說。

  “碼上淘”還有哪些發展空間

  通過與電子商務的合作,提供電商平臺的增值服務,也有可能讓報紙的讀者結構變得更加多元化——這是4月初,首批報紙試水“碼上淘”業務的一大重要發現。據手機淘寶公布的數據顯示,“80后”“90后”成為“碼上淘”主力人群,其中,25歲~31歲年齡段占總用戶比例為35%;27%的用戶是18歲~25歲的“90后”。

  此外,此前因為新聞紙張、印刷的成本壓力,很多報紙發行量越高、成本壓力越大,而在“媒體電商”模式中,報紙發行相當于線下PV(頁面瀏覽量),發行量越高,意味著報紙的電商含金量越高。

  可以猜想的是,在阿里巴巴大數據庫的支持下,報社可以利用自身的內容資源優勢,對其讀者進行“精準投放”:比如在春游的新聞旁邊,放上旅游戶外產品的淘寶碼;在與霧霾新聞相關的版面印制空氣凈化器的商品淘寶碼等。

  “‘碼上淘’項目是非常好的形式,報紙的每個版面作為虛擬的移動店面直接進入讀者的家庭,報紙通過商品的流量分成,收取一定的廣告費,將創造新的贏利模式。”《京華時報》總裁榮波說。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返回頂部
国产电影午夜成年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