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江西首家國家印刷包裝產業基地——江西贛州國家印刷包裝產業基地正式揭牌。去年3月15日,贛州國家印刷包裝產業基地獲批,時隔一年,基地建設又往前穩步推進了一步——基地的加快推進標志著贛州印刷包裝產業又邁出了新步伐、增添了新動力。贛州國家印刷包裝產業基地,作為江西省首個上升為國家級的印刷包裝產業基地,有何自身優勢?與其他國家級印刷產業園相比,有何特色?建設目標是什么?圍繞此話題,《中國新聞出版報》記者進行了采訪。
亮點:地理位置得天獨厚
近年來,贛州把印刷包裝產業定位為文化產業的龍頭來打造。資料顯示,近3年贛州印刷產業增長速度分別為30%、31.7%、23.35%,遠遠超過全省乃至全國的平均增速。2013年,贛州市印刷總產值達115.9億元。贛州印刷產業的快速發展,使其成為全省承接珠三角印刷產業轉移、輻射周邊的最大印刷產業基地,并進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產業發展項目庫。
在贛州市新聞出版局局長章隆元看來,贛州作為江西省首個上升為國家級的印刷包裝產業基地,在于其印刷包裝產業發展有著得天獨厚的自身優勢。首先,從區位來看,贛州緊鄰珠三角、海西經濟區,印刷產業承接優勢凸顯。珠三角產業發展和產業擴張也迫切需要贛州這樣區域性中心城市作為“后花園”和“補充”基地。贛州的土地資源、勞動力資源以及商務要素資源都有優勢,加上交通快捷便利,贛州的區位綜合優勢將更加凸顯。其次,贛州本身及周邊地區印刷資源豐富。贛南臍橙、南康家具、贛州食品飲料、煙酒醫藥、服裝制鞋等產業的印刷包裝業務量很大,保守測算,贛州一年的印刷包裝量在100億元以上,而且每年增長30%以上,加上輻射周邊地區的業務和拓展省外國外業務,贛州印刷資源潛力巨大。
此外,贛州有著近千萬人口,本身就是一個容量巨大的市場,從區域和輻射半徑來看,贛州市場相當于省級以上區域性的市場容量,并且具有現代化形態的市場。“把產業鏈市場建立起來,把贛州打造成全國印刷用紙、設備、油墨代理、經銷的重要平臺,贛州印刷產業市場將風光無限。”章隆元這樣總結道。
定位:打造全國綠色印刷示范區
去年3月,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批準建立4個國家級印刷產業園區——河北廊坊國家印刷產業園區、天津國家級新聞出版裝備產業園、華中國家綠色印刷包裝物流產業園(湖北)、江西贛州國家印刷包裝產業基地,加上2010年10月獲批的上海金山國家綠色創意印刷示范園區和2011年6月獲批的西安國家印刷包裝產業基地,至此“國家隊”印刷園區擴充至6名成員。
在這6個“國家隊”印刷產業園區中,示范、引領、創新、轉型是它們的共同特征,但顯然,各自又有著不同定位,帶有鮮明的地域特色:“綠色”和“創意”是上海金山國家綠色創意印刷示范園區亮點;西安國家產業基地定位于融信息與金融服務于一體的綜合性印刷包裝產業基地;天津園區的目標是成為綜合性新聞出版裝備產業基地;而贛州印刷包裝產業基地將其自身定位為“對接珠三角,面向全世界,并注重綠色環保,注重科技含量,注重數字化、品牌化,注重印刷新業態,注重專精特新”。“贛州將舉全市之力,努力把贛州國家印刷包裝產業基地打造成為承接珠三角、面向全世界的國際性印刷包裝生產加工基地,打造成為全國綠色印刷示范區。”章隆元說。
目標:印刷總產值達1000億元
除贛州印刷產業發展的自身優勢外,基地建設的有效推進離不開外部的優惠政策和強有力的措施保障。據了解,贛州國家印刷包裝產業基地獲批后,江西省市政府在制定產業政策、搭建服務平臺、提供優質服務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比如,江西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已將在贛州國家印刷包裝產業基地設立中外合資合作印刷和外商獨資印刷企業審批等12項行政許可委托給贛州,市政府即將出臺《推進國家印刷包裝產業基地建設若干意見》等。根據項目建設時間表,目前贛州國家印刷包裝產業基地選址已經落實,規劃用地5500畝,按照一期1500畝,二期1500畝,三期2500畝進行分期規劃。“一期項目正在征地拆遷、三通一平工作,按照功能完善、綜合配套,分生產加工區、產業配套區、服務平臺區進行規劃布局。同時,瑞金、龍南分基地也在積極推進。”章隆元介紹說。
在推進基地建設的同時,相關部門積極開展走出去、請進來招商活動,組織到香港、珠三角開展印刷招商活動,僅2013年共30多批次臺港澳和內地印刷業界人士到贛州考察了解基地建設情況。“他們普遍看好贛州的區位優勢、市場優勢和資源優勢,目前有意向落戶的已有20多家。”談到江西贛州國家印刷包裝產業基地的招商情況,章隆元充滿信心。
章隆元表示,下一步相關部門將積極按照國家有關要求,加快推進國家印刷基地設施建設,完善好政策措施,瞄準珠三角,面向臺港澳,積極做好招商安商服務工作。力爭到2020年贛州國家印刷包裝產業基地全面建成,印刷總產值達1000億元,稅收50億元,增加就業崗位約10萬人。